小朋友出世之後,衡量犧牲珍貴獨處時間去做自己野變得非常謹慎。2023年元旦日入戲院睇《給19歲的我》,可以話係唯一一次完全做返自己。兩個幾鐘,唔記得左自己係邊個,同隔離嘅陌生人一齊又喊又笑。完場睇晒credits都唔想走。
—
《給19歲的我》係香港紀錄片,傳統女校英華中學,佢係港島西半山嘅校舍太舊,校方決定原址重建,班老師同學生暫時遷址去深水埗。時任校長石玉如就計劃,紀錄一班同時體驗到三個校舍(原校、深水埗臨時校舍、新校舍)學生嘅成長,搵左校友張婉婷導演團隊,以極低成本(演員係校長老師同學生,旁白係導演本人)係10年前開始拍攝。最終新校舍未能如期完工,片中嘅學生冇係新校舍返過學。而意料之外咁,拍攝時間橫跨左香港2014年佔中(魚蛋革命)、2019年反送中運動(雨傘革命),以及2019年後各國開放救生艇後嘅港人移民潮。片尾嘅學生同開拍當年相比,彷如隔世。
另外,其實唔係幾關事,我想提下香港嘅傳統女校。當年香港開埠,唔同國家嘅傳教士(主要係英法美)到埗後發現,中國重男輕女文化底下,香港長期有為數唔少嘅女嬰遭遺棄。傳教士s設立左專門收女嬰嘅孤兒院,甚至係門外設有放置女嬰嘅櫃俾人匿名棄置。再後來又有傳教士s辦學嘅女校。到今日,呢d當年為左遺棄女嬰開設嘅學校,成為左香港家長趨之若鶩嘅傳統女校,以成績優秀、校風純樸聞名。
戲入面有提及香港嘅動亂,導演冇特別去深探當中嘅政治元素。亦冇特意迴避。而中間提及班學生選學生會嘅一段,呢種充滿文明社會公民意識嘅敘述,我諗依家個強權政治係更唔願意見到。坊間最早係用「冇刪改政治場面」黎宣傳呢齣戲,但老實講,政治係呢度反而最不起眼嘅吸引點。
—
戲中特寫左幾位學生,各有唔同品性。呢樣野就咁講好似好普通,但係短短兩個幾鐘可以將幾個唔同嘅品性present到出黎係好高手先做到。10年時間,見證住每個人,品性唔變,心態變得成熟,由無憂無慮去到意識到自己肩負嘅野,再去到為左身邊嘅人思考未來。所謂成長。係非常殘酷嘅過程。
佢地令我係短短兩個幾鐘入面,出現左多到需要用空間去形容,有海洋咁大嘅思緒,又笑又喊。我唔識點形容,唯一只可以講係一齣好戲。而當同朋友提起,面對佢嘅反應係「港產片冇興趣」,又令我出現左大概一個泳池咁多嘅思緒。
今次睇我最印象深刻嘅一句quote(大意)
如果你覺得一個人令你好難受,你想象未來嘅佢,未來嘅佢係唔會有問題,你依家係幫佢由「依家嘅佢」,過渡到去「未來嘅佢」
—— 校長石玉如
有幾愛一個人先可以,用想像中未來完美嘅佢,去安撫自己繼續愛呢個人,繼續對佢好
或者如果係對一件物件,或者係一個地方,或者係其他野?
—
我相信再睇一次會有其他感受。如果時間夾到想同老公去睇多次,或者,如果有眼淺嘅朋友,我唔介意短期內睇第三次。再以後嘅時間,我都可能會隨時再睇。
— — —
再寫埋ROMA
當年純粹係見呢齣黑白戲,係netflix上嘅preview拍得好靚,因為當年唔洗湊仔,好輕鬆咁,一年入面睇左3次。但後尾佢拎左Oscar Best Director,都冇乜朋友睇完會同我傾
又係鍾意到除左講一句「好戲」唔知講乜好,可能大家個感覺都係咁
—
琴晚同朋友食飯,講到佢地屋企嘅工人姐姐。講起有個人個工人好靚女,可以去拍「淪落人」(ROMA攞獎之後香港拍嘅類似題材電影,我睇左trailer冇乜興趣,因為同ROMA差太遠)
坊間明明有好多呢種弱勢群體嘅戲(朋友又提埋小偷家族,都幾好睇嘅),我諗左陣點解得ROMA會令我一睇再睇
其一係,拍得靚因為技術水平,同埋導演嘅taste,同埋美術指導嘅功力(係咪可以用錢買到?)
其二係,即使好戲如小偷家族(我認為佢題材係可以深入過外僱題材),都少不免有種教育性質,which is,想話俾你知社會上有班弱勢群體生活得唔太得體,需要關注
即係,假設觀眾係唔理解以上嘅野,而睇完會對社會有更全面更近真嘅理解
而如果有人講「你應該去睇呢齣戲」,暗示你需要接受更多教育去理解得更深,相信只對95%人有效
—
ROMA嘅主角係一位工人姐姐,導演冇將佢嘅忙碌、低薪、受歧視、困境係一個慘慘嘅框框入面敘述。ROMA唔係一齣叫人去關注工人生活質素嘅戲
講起,我有位過左世嘅親人,堅持唔用地拖拖地,一定要用抹布,跪係地下一格格楷磚咁抹。係咪慘慘?你必須要同佢係同樣高度,見到佢眼神入面,要將個屋企用自己嘅手變成心目中乾乾淨淨嘅模樣,嘅神采,你先會明,佢同覺得佢慘慘嘅人,係唔同層次嘅生物
ROMA嘅主角,對導演黎講,與其成為慘慘嘅佢得到給予同情,佢係更值得作為一種永恆人性嘅載體咁出現,which is 真誠同堅韌。佢嘅僱主唔擁有呢種特質,良好教育同養尊處優換唔到最珍貴嘅野
係香港講真誠同堅韌非常陌生,即使呢一刻我淨係打字都覺得自己好做作。香港人講求身光頸靚smartass嘅生存形態,唔身光頸靚又老老實實嘅case,只可以做慘慘,受到俯視
我又諗我對上一次從身光頸靚嘅人身上感受到永恆人性係幾時?
係個大我幾年嘅男士(當年社會對佢嘅定位係社運老鬼),諗住攞自己儲黎買樓果100萬出黎,懸賞想搵陳彥霖之死嘅真相,佢係朋友圍內問大家點操作係最安全同有效。而冇幾耐後,有KOL真係咁做左,但都搵唔到答案
同ROMA最接近嘅堅韌,唔知會唔會係依家嘅移民港人身上搵到
2023年,又想睇多次ROMA
The director seems like a friend of 潭慧雲 who are expert in writing sensational and sentimental intimate stories.
not interested in those 50+ ppl social lif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