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係圖書館spot到本書,係 洛楓 嘅 舞評集 《迷城舞影》[1]。借返屋企睇左d,佢寫嘅形容文字好有個人風格,文風黎講相當唔學術,耐唔耐就彈句主觀到不得了嘅「客觀事實」。唔係投訴佢,Jane Jacobs都會咁寫,最緊要係內容帶到幾多野出黎

佢開篇就有一句
「向來都知,學舞嘅人多,學舞易;寫舞評嘅人少,寫好嘅舞評難」
(大意,已還書冇得睇返)
我初睇覺得幾自大。依家還左書都幾個月,好同意佢後半句
我自己有寫過書or漫畫review。我好多時寫review其實唔會係出自真心、真心想寫呢部作品。出自真心咁想寫嘅只會係,想講一樣野,唔想直接講出黎,就借一部作品寫,比如之前寫嘅 村上龍《最後家族》[2] 同 太宰治《人間失格》[3],完全係借題發揮,但我之後睇返幾鍾意(寫左出黎幫我消化左d唔講得出口嘅負面情緒)。特登為左review而寫嘅review,之後睇返都冇乜感覺


我睇野通常係圍住一個topic。目前仲會有興趣嘅一個好大嘅topic係人口老化同少子化,好耐之前就開左呢個topic。fun fact ,睇完書我估嘅「未來會係點?」,有部分我覺得近期係用左「post-Covid」呢個label出現 —— 比如工作態度嘅轉變,比如以前話要趁後生打拼提早退休,依家邊個仲諗退休。點估到,一種高傳染性嘅病毒,原來帶來嘅影響,可以同人口老化少子化嘅差唔多。呢d野係無論有幾多資料係手、識幾多野,都預計唔到嘅,個人唔死先可以見識到
另一個topic係「自我毁滅」呢件事,相信係好多好多年開始已經留意緊,細個諗同試自殺又唔係未試過。對上果次諗自殺係「希望係過馬路果時俾車撞死」,由主動變左被動,好大進步。2024年發生左兩件事,令我覺得要「解決」呢個topic
其一係見到個post問「你覺得改變你人生嘅一齣戲」
我load左陣,諗到Annihilation,為佢寫左篇[4]
其二係睇左 松本次郎 《地獄的愛麗絲》結局。我睇完之後不停諗「究竟Kenji係咪想自殺」,諗左好耐,後尾我好緩慢咁打左篇文出黎,但都冇講到真正想講果句「主角朱就係我地呢班大人唔多理嘅小朋友,個個好怕會成為嘅人」

之後有計劃咁睇左:
Ottessa Moshfegh 《My Year of Rest and Relaxation》[5]
主角非常積極咁面對自己嘅自毁,本身我以為佢想用瞓覺黎reverse成長,返返去自己最好嘅moment。原來唔係。d人話Art好有用會淨化人身心靈。都冇。最後佢係靠自己都睇唔起、成日俾人污名化嘅girls friendship ,結束左體內已經失控嘅自毁程序

見有人話關自毁事嘅,大名鼎鼎嘅 Camus《Outsider》。其實唔關事的,亦唔太好睇

冇人話關自毁事,但好睇嘅 姚一葦《戲劇原理 Drama Theory》。我想睇嘅大概係,自我毁滅對觀眾黎講係咩。書太好睇,睇睇下我都唔記得左係有目的咁去睇,唔覺意識左更多野(其實係好多年前書展買,睇得好慢,仲未睇完)

而拼圖嘅最後一塊,解決左呢個topic嘅係 諸星大二郎《未来歳時記 バイオの黙示録》[6] (我睇大陸人嘅翻譯版,後尾買左本原版)。係幾篇loosely connected,係「改基因生物」成為常態嘅世界觀下,「打打殺殺」、到「入禁區搵親人」唔同主題嘅短篇集
尤其係其中有一篇講種菜嘅農戶,近來受雜草騷擾,係帶有人類基因嘅雜草,會長成裸女嘅樣。農戶俾人壓榨得好緊要,大家都好貧困,又冇乜女人。有d農戶於是就由得d雜草生,拎黎睇下都好。雜草生到成熟會引同伴黎食晒成個田嘅農作物。同一篇,d角色做受害者又做加害者,做善良同邪惡,最後一個生存一個死左

最後我就寫左 森林入面有隻monster [7],作為總結,結束左我嘅自毁topic
[7]呢篇得好少字,睇起身冇乜特別,係我睇完上面咁多野,其實肯定唔止,係更大量嘅文字同畫面,加影像,可能仲有音樂,最後先明左之前諗唔明嘅野
回歸主題。無啦啦要求人睇完本書分析本書有咩特別、judge本書好唔好睇。以呢個為出發點寫review,同本身睇書個動機差太遠,冇靈魂,寫出黎搵鬼睇
Ref:
[1] 洛楓,詩人、文化評論人,香港大學文學士及哲學碩士,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比較文學博士,香港電台廣播節目《演藝風流》客席主持;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、科技大學、理工大學、演藝學院、嶺南大學等,研究範圍包括文化及電影理論、中西比較文學、性別理論、演藝及流行文化。著有詩集《距離》、《錯失》、《飛天棺材》;小說集《末代童話》、《炭燒的城》,散文集《變臉幻書》;評論集《世紀末城巿:香港的流行文化》、《盛世邊緣:香港電影的性別、特技與九七政治》、《女聲喧嘩:媒介與文化閱讀》、《禁色的蝴蝶:張國榮的藝術形象》、《請勿超越黃線:香港文學的時代記認》、《情書光影:洛楓演藝評論集I》。其中詩集《飛天棺材》獲2007年第九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詩組首獎;文化評論集《禁色的蝴蝶:張國榮的藝術形象》獲「2008香港書獎」及「我最喜愛年度好書」等獎項。
《迷城舞影》收錄文化評論人洛楓從2011年到2014年合共61篇舞蹈評論,分成「跳躍城市、身體色性、青春律動、文學蹁躚、舞動環境、島嶼天外、異國台景」等七個專題,以論述香港為主,旁及台灣、中國大陸、澳門、日本、美國、德國、法國、英國及葡萄牙等各地合共85個作品,從舞蹈動作、美學、神話、宗教、歷史、心理學、符號學、社會學、性別理論、酷兒觀照到城市空間、政治隱喻、科技媒體、文學改編及文本互涉等各樣角度出發,通過舞蹈評論浮映當代的文化景觀與藝術跨界——迷亂的城市,政治的天色與社會氣候幻變無定,時而風雨飄搖,時而烈陽高照,唯有「舞蹈」以真實的身體燃燒創作能量,舞動人性、情感與智慧,折射七色光影!
[2] link
[3] link
[4] link
[5] link
[6] 2008年出版,目前未有官方中譯或者英譯版。
呢度有得睇第一話 link
[7] link
It will be good that everyone that want to kill themselves can transfer their life to me.
The world is all yours